2013年10月2日,是我的母校华中师范大学华诞110周年,金秋时节桂子山上桂花飘香,校园到处洋溢着喜庆和欢笑,校园建设变化巨大。我踏进了去年搬进科学会堂西南侧新址的华师档案馆,只见1至2楼有序地设置了档案接待利用、档案整理、业务指导、档案库房、计算机技术、数字化加工、图书资料、办公等各类用房,库房设施齐备,工作用房采光明亮,图书资料室环境幽静,人员培训与会议室实现电教化,走廊挂有华师各时期珍贵历史照片,显示其独特的文化底蕴。我内心一阵感慨,今天的华师档案馆真是“鸟枪换炮”,档案工作与学校发展一样,有了良好坚实的基础,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我的思绪一下回到了1982年的春天,当时我从物理系77级毕业,留校分到院办(当时还是华中师院),当时院办主任张洪曾笑称院办飞进了“三只燕”(汪海燕任院办秘书、花海燕任外事办秘书,方燕从事科技档案管理)。当时院办设有档案室,人员只有钟正伟老师1人,一间房集办公、查阅及库房三位一体,几个木柜,主要管理学校的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工作尚没开展。面对过去没听说过全新专业工作,我感到所学课本知识远不能解决实际工作遇到的难题。为了尽快进入角色,我努力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从整理积存档案、编目工作入手,与此同时,向有关部门了解学校科技档案的相关情况,较快适应了工作。
1983年初,我得知湖北省档案局将与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系(后改为图书情报学院、信息管理学院)联合举办为期3个月的湖北省档案干部培训班(系文革后举办的第1期省档案干部培训),为了适应专业工作的需要,我积极向学校争取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入校时,培训班第一门文书学的课程已授课完毕,我就向其他学员借来课堂笔记,抓紧学习及复习,考了92分,我十分高兴,增强了学好其他课程的信心。3个多月学习期间,我每天从华师骑自行车到武大,聆听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的教授讲课,系统地学习了档案专业五门基础课,掌握了档案与档案工作的理论知识,巩固了专业思想,为我今后的从事档案工作奠定了较为坚实的业务理论基础,获益匪浅。
学习结束后,结合学校档案工作实际,我注意将所学知识用于指导实践,建立学校科技档案工作。在院办张洪主任的领导下,全面抓学校档案工作网及兼职档案员队伍建设,逐步收集教学档案、科研档案、财务档案、基建档案等。为加强档案工作,1984年学校将刘祖芬、张安民老师从生物系、化学系调入档案室,随后,冯淑惠、程素芳先后调入,人员力量得到充实加强,各项业务工作全面开展。1987年校办下设综合档案室,我被任命为负责人,档案用房也由原来行政楼2楼1间半室调为4间房(院办主任将其办公室、2楼小会议室以及1楼最西头靠近打字室的一间大办公室调给了综合档案室)。在前后4任校(院)办主任张洪、哈经雄、汪文汉、杨立仁直接领导下,学校档案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档案门类逐渐增加,档案数量与日俱增,努力服务于学校中心和重点工作。
1989年6月,在校长章开沅的亲自领导下,综合档案室积极与学校历史研究所合作,协办首届中国教会大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利用馆藏历史档案,举办华中大学史料实物图片展,受到与会中外学者的欢迎,为华师成为中国教会大学研究中心奠定了基础。
我们还积极参加省档案局及省教委组织的高校档案协作组活动,并被推选为省高校协作组长单位,组织校际之间工作观摩、学术交流、档案检查及人员继续教育。1991年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档案工作条例》,条例提出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建立档案馆,抓住这个有利契机,我们积极筹备并经学校同意建立校档案馆,原校办副主任、《校友通讯》总编黄杰同志被任命为首任档案馆馆长,我为副馆长,《校友通讯》编辑工作也一并由档案馆负责。随后,档案队伍有了较大发展,先后有王汉华、周振辉、白调玉、张惠源(后调走)、熊回香(后调信息管理学院)、曹晓钟(后调走)、王薇(后调走)、尹梦(后调教务处)、李传进、张长发等同志调入档案馆。档案馆由行政楼搬到了老图书馆的后一楼,房间面积较之先前扩大了不少,有了接待室、各业务办公室、计算机室、单独的大库房等,只是这里1楼较为阴暗潮湿,人在里面呆久了容易得风湿病。但是大家没有怨言,反而觉得馆库面积扩大了,较之前已有了不少改善,应更好地开展工作,为学校各方面工作服务。
为了丰富馆藏,我们先后到湖北省档案馆与武汉市档案馆查阅有关华师前身学校——华中大学、中华大学相关档案,发现湖北档案馆收藏有大量相关档案,即积极打报告向学校反映此事,学校报请湖北省委同意,请湖北省档案馆将有关华中大学与中华大学交还华师,经多方协商这批档案终于归还华师,在校档案馆得到妥善保管。档案馆还了解到韦卓民个人档案曾一度流落到居委会,也想办法拿回学校。章开沅、马敏两任校长到美国讲学研究,还先后从美国耶鲁、普林斯顿大学复制有关华中大学档案回国并交给档案馆,这些档案在我校传承历史、编史修志及各项工作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1993年,校档案馆承担了学校校庆日论证资料的收集和准备工作,在充分论证前身各学校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完成历史任务及其办学层次后,形成了翔实可靠、具有说服力的材料,上报国家教委。根据国家教委有关意见,学校前后组织听取并综合校内外有关专家的论证意见,从而确定了1903年10月2日为学校“生日”,为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为了使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学校各项工作服务,积极挖掘馆藏档案信息资源,档案馆在做好业务基础工作的同时,每年都有编研计划,先后参与编写了《光耀中华师范群英》丛书、中国教会大学史系列丛书第3集《华中师范大学档案馆馆藏资料》、《华中师范大学校史》、《中华大学》(华师前身之一)、《华中师范大学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名录》等。1993年90周年校庆筹办办公室设在档案馆,汪文汉副校长任校庆筹办办公室主任,每天都要到档案馆来研究工作,解决校庆筹办的各项难题。当时档案馆以校庆为年度重点工作,全体人员全力以赴,分别参与了校史系列丛书编写、校史展览举办(校宣传部陈淑琴老师、英语系郭敬贤老师也特邀参加)、韦卓民国际学术研讨会承办及论文集编辑、校友联络、会务接待等大量工作,不少同志日夜加班,付出了辛劳和汗水,档案馆的工作得到了校领导的肯定。
在档案馆同事们的努力下,华中师范大学档案工作有了较大发展,成为国家教委委属高校档案工作协会秘书长单位,湖北省高校档案工作委员会理事长单位。1991年我被国家人事部和国家档案局授予“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1993年被评为副研究馆员。1993年底,章开沅校长、马敏、周洪宇与我,一同被邀请参加在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举办的中国教会大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我们在会上的发言,受到与会者的高度重视。
1994年6月,因家庭原因我调入深圳市档案局,在特区这片热土上继续从事我所热爱的档案工作。虽然远离母校,但对母校档案工作我始终给予关注。我看到,在张安民馆长的带领下,经全体档案馆人员的努力,华师档案馆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档案工作协会秘书长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档案工作分会副秘书长单位,同时也是湖北省高校档案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1995年被湖北省教委评为高校档案工作先进单位,1995年和1998年连续两次获得湖北省档案局和人事厅授予的“湖北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01年和2004年连续两人次荣获先进个人称号,2000年被评为湖北省“企业、科技事业档案工作百强单位”,2001年获湖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授予的“湖北省档案工作优质服务年活动先进单位”。2000年12月晋升为档案管理国家一级档案馆。
1998年校档案馆搬入田家炳大楼一楼,工作环境有了进一步的改善,并理顺学校档案管理体制,人事档案也由人事处转入校档案馆,真正实现了学校各类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在2003年百年校庆中,档案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承担了校史展览筹办、校史系列丛书编写、校友联络等工作。先后完成并出版了《华中师范大学百年老照片》、《江汉昙华林——华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百年校史》等。张安民馆长与刘祖芬副馆长远赴云南大理喜洲,收集华中大学抗战期间迁入大理的史料,并建议在华中大学迁滇校址——大理二中(原五台中学)设立纪念碑。由汪文汉副校长亲自撰写“武昌华中大学西迁纪念碑文”,现立在大理二中校中心。刘祖芬副馆长积极组织联络华中大学、中华大学校友,回复老校友的来信,并向老校友送贺年卡,受到校友称赞。
2012年在新任馆长张伟的带领下,校档案馆迁入现在的新址,同时承担了110周年校庆的重点工作——校史编写及校史展览筹办任务。经过档案工作者的努力,校史展览如期举行,并接待了大批校友的参观。10月10日,档案馆全体人员陪同离退休档案人员参观了校史展,大家看到,校史展前言后记文笔优美,简练精当,展览内容照片与文字交相辉映,5万多字的文稿、1000多张照片及相关实物,对母校历史沿革、发展壮大及取得的丰硕成果进行了生动而详实的展示,体现了较高的材料组织能力和编研水平。校庆筹办期间档案馆工作者洒下了辛劳和汗水,其成果受到校领导及退休老同志高度赞扬。
在几代档案工作者的努力下,华师档案工作为学校各项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一直居于国内高校领先水平,受到学校领导及各部门的认可。而今,华师档案馆有人员14名,人员专业涉及档案学、社会学、计算机及物理、化学等多专业,形成梯队结构,档案馆硬件设施在国内高校名列前茅,业务基础工作扎实,编研成果丰厚,如今正向档案信息化方向迈进。我相信母校档案工作在现任馆领导带领下,在新的起点上,将会得到更大发展,做出更大的成绩。
华师校友 方燕
二〇一三年十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