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6月9日国际档案日,2023年6月8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主办,华东师大档案馆、上海市档案学会高校档案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图像证史:大学史的可视化叙事暨《图说华东师大》出版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办公楼小礼堂举行,会议采用线上线下方式同步进行。华东师大副校长戴立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大、云南大学、山西大学等全国部分高校40余位校史研究专家和档案馆馆长出席研讨会。
会议现场(线上/线下)
本次研讨会分两阶段。第一阶段举行《图说华东师大》赠书开幕式,开幕式由华东师大档案馆馆长汤涛主持。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理事长张克非教授视频致辞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理事长张克非教授致辞。他说,近年来,中国高校在校史研究和校史馆建设中,丰富的图像资料普遍成为重要的资料、对象和不可替代的展示内容、方式。各高校在编写校史的同时,几乎都会运用丰富的图像资料,编成各自不同的校史画册、图传等,为展示、传播校史及其研究成果发挥积极作用。图像作为一种相对特殊的形象化资料,拍摄、制作者自有其选择角度及考虑。在历史、校史研究中,图像也如同其他的文献资料,是难以自明的,仍取决于我们在采用中的选取视角、标准、目的、必要的考证,尤其是相应的理论性、结构性设计。纵观已出版的众多图史类校史作品,由于存在如何合理选取、释读图像,怎样提升图像证史的准确性、有效性等研究方法方面的问题,导致作品质量的参差不齐。因而,今天在华东师大举办该论坛,的确是非常必要,很有意义的。
华东师大副校长戴立益致辞
副校长戴立益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发展情况。他指出,华东师范大学拥有70多年的建校史,140多年的办学史。学校档案馆坚持“档案为本、校史为用”,推出了“丽娃档案”丛书30余种近3000万字,形成了一个立体的档案编研和校史研究谱系。
华东师大出版社社长王焰介绍出版情况
华东师大出版社社长王焰详细介绍《图说华东师大》的出版过程,指出《图说华东师大》是档案馆继续探索校史文化传播新方法的又一本校史读物,是一部融校史文化、研究创新于一体的精品之作。
赠书仪式
据介绍,《图说华东师大》是采取以图证史的方式编撰完成的一本华东师大校史读物。本书内容根据华东师大历史发展阶段共辟为五个部分,即第一篇为“溯厥渊源:组建新中国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第二篇为“矩范良师:探索新型社会主义师范大学”,第三篇为“抟和群科: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第四篇为“霄汉思齐:创建世界知名大学”,第五篇为“寰宇争高: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征途”。
研讨会第二阶段为图像证史:大学史的可视化叙事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秘书长张凯主持。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秘书长张凯主持主题论坛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就“图像证史”等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发表了颇具启发的见解。兹摘录与会专家的主要观点。
《图说是对现实事物的一种超文字语言表述》
王曜(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系主任、副教授)
中国古代随着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与发达,图像及图文观念在中国古已有之。西洋的各种学术成果基于西方人对问题的逻辑化和科学化倾向的模式,形成若干知识点。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后,逐渐也出现了图文并举的绘本形式,多为知识性内容。中国传统中没有艺术这个词汇,也没有美学概念。这被很多学者看作美术不发达的表现,其实并非如此。除了我们都知道的文人画的标准,我们还有非常重要的器物观和样式观,样式观的性质接近于西方后来形成的结构主义。综上,图说不是图文并茂那个层次,图说其实是对现实事物的一种超文字语言的表述。扩展来说就是完整的事物观,或者说是建立一个完整的谱系。这个谱系是非常素朴和现实性的,没有以强烈的理念性的那种主观构建为核心。
《图像证史》
林齐模(北京大学校史馆副研究员)
照片比文字记录更直观、更真实,历史照片的出现使历史终于可以观看。汇编图像以展示校史,让读者读图,相对于读文字,更轻松,具有更强的观赏性,趣味性,令读者如身临其境。另外,因图片相对碎片化,图史具有更大灵活性,可以点到为止,留白,让读者有更多想象空间。各人经历不同,对图像的理解和感受也会各不相同。“图像证史”提法非常好,其关键在于一个“证”字。图片只是历史的一个瞬间,一个片段。其价值需要通过历史学者在大量地调研、分析背景史料基础上,恰当解读和使用,才能体现出来。所以说编辑图史更像是从浩瀚无垠的历史中撷取一组碎片,为读者提供一个管窥历史的机会。
《校史工作要特别注重图像资料的挖掘》
金富军(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副主任、校史馆副馆长,副研究员)
图像的意义不能只停留在“证史”的层面,图像本身就是史料,本身就是历史的一种呈现方式。因此,“图像”与“历史”之间不是彼此关系,“图像”是可以作为一类文献入史的。从工作内容要求、工作对象的选择、工作效果的提升等方面考虑,都提示我们选择以老照片为主的典型的图像资料作为切入点,将图像解读与历史研究结合,用通俗的语言、短小的篇幅揭示照片承载的历史,为读者提供了解校史的通俗但不失严谨的读物,从而将厚重的历史资源转化为丰富的育人资源、宣传资源,是校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职责。
《<浙江大学图史>编撰体会》
王东(浙江大学档案馆馆长)
近现代百余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正处在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年代,评价标准的变迁,早期图像资料的短缺和当代电子图片的超多,都对图史编撰者构成挑战,编者对大学精神的把握、对时代发展的洞悉乃至于选文用图的审美能力都会影响到图史的内容和质量。在把握主轴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可持续的更新机制,可能会成为今后编撰大学图史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发布信息,首先是便于传播,尤其在当今自媒体高度发达、讲究流量、注意吸引眼球的时代,图文并进,容易激发情感,影响力也大;图文并行的另一个优势是便于印证,信息爆炸的一个后果是各种纷繁芜杂的信息对受众形成一个干扰,图文相证,有图有真相,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抵达事实本质。
《图像“证”史:对大学史可视化叙事的一点思考》
牛力 (南京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世界进入一个由公共传媒网络构成的图像化时代,影像媒介颠覆求知方式,图像“证”史正成为一种潮流。史学研究注重对图像媒介性、艺术性的侧重。教育史领域的图像研究,依据图像的教育载体功能及其作为历史证据和文化产品的教育属性,关注图像参与教育的历史、图像呈现的教育活动历史、图像背后蕴藏的教育观念变迁史。大学史图像从哪里来呢?主要是海内外大学档案馆、大学出版物、私人影集、画报等。孤证不立,图文互证,关键在于“解释”。一切都在细节中,就像侦探破案一样,图片本身提供的信息是有限的,图片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往往更为宽广。通过图片能让大学史回到它所处的那个时代。
《从摄影的角度谈图像证史的作用、不足和未来》
韩宝志 (天津大学档案馆馆长、副研究馆员)
图像属于史料的一种,其证明作用非常独特,有时候一张图片胜过千言万语,以图证史,作用巨大。图片只是史料的一种,其根本仍旧在“史”的研究,且需要具有“才、学、识“的人员正确使用,图片可以证史,不能”唯图”——有图不一定有真像。图片是近代科技的产物,这就注定在“摄影术”之前的没有。图片只能反映局部,而拍摄者、拍摄条件等种种因素,特别是拍摄者的主观因素,对不同的事件、人物、景物反映完全不同。同一视角反映可能解读完全不同,需要引导。未来图片征集时需注意的情况:拍摄的内容要全面,不能只有学校的主要大事,更要有“人”,把典型的人物、主要工作等的日常情况纳入其中;有摆拍,比如签字、揭牌等,更要有日常拍摄;征集原始照片要全,同一事件不少于8张:全景、中景、近景、标志性背景信息、主要活动、主要人物、标志性特征(或特写);详尽的文字说明,越详尽越好。
《大学校史展览中的图像叙事》
李怀宇(云南大学档案馆馆长、研究馆员)
图像是展览的基本要素和主要构成之一,似乎只要是展览必定有图像。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展览中,图像的选用、编排、展示等应该具有怎样的叙事逻辑、叙事功能和叙事效果,似乎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校史展览中的图像叙事方法:建立场域,建立场域就是为空间提供将展览内容与设计者、参观者建立关系的过程,其中图像是建立场域的重要资源素材和展示内容;空间的时间化域,叙事的核心是时间与空间的组合在一定叙事过程中实现空间的时间化和时间的空间化;图像的编排,空间设计将图像化叙事概念导入设计之中,通过空间场景编排的方式营造故事氛围,对设计概念进行描述、再现、重组,场景叙事作为图像表达的内容是一种图解思维的设计方法;图像叙事的新技术,通过3D技术、可变幻影成像、全息投影、魔镜墙、人体捕捉互动、、MR眼镜互动、移动电子放大镜等等都为图像叙事新技术。
《用“像思维”感知大学》
钱益民(复旦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校史叙事没有固定的方法。除了论文、著作以外,也需要其他新方法,比如图说,即图像叙事。人们往往通过叙事了解大学。社会对大学有很高的期望,人们渴望有直观的大学叙事。校史馆是图说校史的最好载体。一个时段的校史可由一组图片配以系列相关的实物来表述,图片成为表达校史的最重要的手段。读图,成为参观的主要手段。释图,是讲解者的任务。选图,是校史馆策划者的最大使命和挑战。挑选最有代表性的图片,按照大学的本质功能组合起来,就是一个好的校史馆。我们看到的文字叙述的历史,只是一部分历史,还有一部分历史是无法通过文字来叙述的。大学史也不例外。要把文字所无法直接叙述的大学史充分体现出来,需要靠图片和校史实物来弥补。图像给大学史的叙事带来新方法、新途径。当然,图像也有局限性。但是图像总给我们新的理解。
《以图出史 以史统图——大学校史研究的新进路》
欧七斤(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
长期以来,图像档案未能引起校史研究界的足够重视,校史叙事以文书档案、报刊、手稿等文字史料为绝对主体,编研出版物也以文字性图书为主流,插入的少量历史照片仅作为文字的点缀,并无作为史料加以阐释以入史或证史。近年来公开出版的大学图史、人物画传等出版物,以及多数校史展馆所用图像,也属史料意义上的呈现,缺乏对潜藏历史信息的开掘和解析。图像档案在大学校史研究及运用中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与优势功能,与文书档案一样,它们本身便是学校历史发展的见证承载物,同时又具有文字史料无法替代或特征不显著的特点。鉴于图像校史独具特色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契合当下图像时代的优势传播功能,我们大学校史研究中应该积极推动图像入史、出史或证史。
《学术转型与文化传播》
章华明(同济大学校史馆馆长、研究员)
在网络时代,网民读纸质书机会、时间大幅度减少,如何引导网民在“悦读”中有所收获,是作为社会文化高地的高校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在研究过程中,为了说明一个问题发生的空间、地点,就必须找相应的地图、老建筑照片、行号图等。华东师大档案馆举办《图像证史:大学史的可视化叙事暨《图说华东师大》出版研讨会》,非常应时、及时。怎么样从我做起,从我们这个领域做起,推广学术研究成果的社会共享面,做到雅俗共赏,研有所用,推进整个社会人文素质的提高,的确值得当今学人思考。
《对“以图叙史”传播力的几点思考》
喻世红(上海财经大学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馆长)
如何提高“图史类校史图书”/”以图叙史”传播力?我觉得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混子漫画历史系列丛书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有两种讲解模式:成人模式、儿童模式,区别在于讲解的点不一样,同一个点讲解的内容不一样。混子漫画历史系列丛书的《半小时漫画党史》,专门“针对青少年研发,给孩子们讲党的故事”。这些做法提示我们,首先要注意分众化、精准化,也就是根据对象(成人、中学生、小学生;研究者、普通读者)设计内容和形式。其次,需要注重专题化、系列化。也就是要根据专题(某个学科、某个事件)进行更加有广度和深度的研究和编撰构成纵、横交错,互相呼应补充的体系。最后是要注重网络化、视频化。要以图书、图为基础进行拓展和延伸,要从官网、官微走向更开放、更广阔的平台。对于网络阵地,你不占领就会被别人占领。总之,挑战与机遇并存,以图叙史,大有可为。
《<百年上大画传>编辑的经验与探索》
卢志国 (上海大学档案馆馆长)
近年来,上海大学档案馆对早期上海大学(1922-1927)校史进行了系列研究。1922年10月23日成立的上海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携手创办,由共产党实际领导的高等学府。四一二政变之后被迫关闭,在不足5年的办学时间里,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汇聚、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1983年,上海大学复办,继承20世纪20年代上海大学光荣传统。2014年,学校建成以校史文化为主题的“溯园”,面向校内外全年开放,并成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1年为迎接建校百年,我们也采取图像证史的方式,编撰出版了《百年上大画传》等系列图书。
《从光华大学毕业生郭斌佳看图像证史》
陈立(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图像与校史研究相结合是当前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法。对于存在海外的孤本档案,通过将档案转换成可资利用的图片,将大大开阔我们校史研究的视野。我们通过郭斌佳这位光华大学毕业,后来获得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的个案,可以看到图像对探索大学人才培养方式以及人才成长路径的重要性。常规的大学毕业成绩单虽然标注了具体科目和成绩,但是任课老师以及具体所用教材则不得而知。但当年郭斌佳为了留学自己重新制作了一份新的成绩单,并经过光华大学认可,目前存于哈佛大学。这份成绩单就包含了大学所用教材以及具体任课教师等信息。我们通过图像的形式获得的这份留存海外的成绩单,将成为我们研究光华大学学生培养的重要史料。
《图像证史有助于全面认识大学校史》
汤涛 (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长、研究员)
图像证史是史学理解和重构历史的一种研究方法。中国高校的校史研究,同样在尝试运用图像表达历史。仅以高校图史为例,我们做过一个初步的调查,在中国3000多所高校,出版过图史/图志的不到5%。总体来看,这种直观、生动、有温度的图像证史方法,在绝大部分高校还是新课题、新方法。这就是我们举办此次研讨会初衷,希望借助各校史研究专家智慧,“抛砖引玉”。校史研究根本任务是揭示大学发展规律,而校史工作的尽头是校史文化传播。本次研讨希望通过强调校史研究中的方法问题,在相互切磋的基础上,经验互鉴,引发全国高校校史研究者进一步重视,而从全面认识中国式大学现代化发展历程,提升大学文化品牌影响力,把校史文化之美转化为大学文化之美;通过公众传播,使大学文化之美转化为社会文化之美,从而达到大学与社会各美其美,又美美与共。(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