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看到了一篇对于大学校歌的评述。博古论今的气势,晓通中外的素养,历史积淀的深度,确让我深深折服。但是,有些论调,却无法完全苟同。当然,我所要特别指出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也是与已相关的一点点内容。其他的,我并没有足够的耐心细细品味,一一查实,也没有发言的权利。比如他对华中师大《南湖秋月》的评断,实在有失偏颇。也许,因我本人的母校情结,才会有如此反应吧。
华中师范大学,有一首《南湖秋月》据称是其校歌,在其百年校庆晚会上演唱,曾由中央电视台播出:“朦胧月光。夜色未央,南湖水摇醒一片蓝梦乡。万籁都寂静,暖风轻轻唱,花香弥漫中,灯火几扇窗。噢,南湖的夜啊,波光吻月光,青春的梦啊,伴月任徜徉……”可它分明只是一首情歌,一支小夜曲,与校歌相去甚远。
这首歌,是在华师百年校庆晚会上唱出名的,后来,一遇到大型的校际晚会,《南湖秋月》,基本上都是压轴曲目。歌词见下:
朦胧月光,夜色未央,南湖水摇醒一片蓝梦想。万籁都寂静,暖风轻轻唱,花香弥漫中,灯火几扇窗。噢,啦啦啦;噢啦啦啦……南湖的夜啊,波光吻月光;青春的梦啊,伴月任徜徉。南湖的夜啊,波光吻月光;青春的梦啊,伴月任徜徉。
花已开放,夜正安详,桂树中捧出一朵蓝月亮。小草都睡去,浪花还荡漾,云彩轻飘动,相思已成行。噢,啦啦啦;噢 啦啦啦……南湖的夜啊,动情又牵肠;如月的心啊,好梦共珍藏。南湖的夜啊,动情又牵肠;如月的心啊,青春好梦共珍藏。噢,啦啦啦;噢,啦啦啦……
经过一百年历史沉淀的华师,其静谧,笃定,恬然,内敛,无法用几个简单的词语描述,但是却于《南湖秋月》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它的音节并不铿锵,也许这就是笔者称之为“小夜曲”的凭据吧。然而,其诗意化的歌词,特有的风情景致,却又如此真切的唱出了师大细腻优雅的气质,抒发了华师学子的美丽情怀。对于这么一首对校歌当之无愧的曲子,笔者却给出了如此轻蔑的评述,确实让人颇为不悦,想必大多数听过这首歌的人,也都会有类似的情感吧。什么叫做“只是一首情歌,一首小夜曲”?华师众多师生艺术的结晶,都被这一句的调的论断给践踏了。这是对这首歌曲的轻慢?抑或是对华师的轻慢?
并且事实上,华师从来就没有说过《南湖秋月》就是我们的校歌,他只用了“据称”两字,就将《南湖秋月》定位在华师校歌的位置,实在是够抬爱这首歌的。也许,只有他亲自感受过桂子山金秋月夜、南湖微波,丹桂飘香所蕴涵的诗情,才会真正理解这首歌的真谛吧。若一定要称之为一首情歌,也许,只能说它抒发了学子对于母校深深的眷顾之情吧。
他对此作出的结论是:该校历史上,是有过一首真正的校歌的:“同学兴起,立德立言立功。当仁不让,发奋天下为雄……”似乎,只有气度豪情相当的才可称之为校歌。依照他的理论,就是说,小夜曲并不适合做校歌,校歌一定要是气势磅礴的那种,那么,他其后的一段论述又该作何解释呢?请继续看笔者的论述:
北京大学百年校庆(1998)后,有人归纳了三大遗憾,其中之一就是没有一首能够代表北大精神的校歌。不过,北大历史上还是有过被称为校歌的作品的。
胡适做北大校长时,他的《兰花草》(原诗题为《希望》):“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校园中,希望花开早……”就在校园里流行,被戏称为北大校歌。其实,“兰为王者香,不与众草伍”,尚兰友兰,分明寄寓着一种不屑流俗的追求和自信,说是北大校歌,也并非全是戏言。
我们的湖水,波光,夜色,花香,还有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梦幻,这些蕴涵了华师特有风情的意象,这些倾注了我们的浓浓真情,歌唱了我们的青春幻梦的意境,倘若都只能算的小夜曲,那么,一颗兰花草,如何承载得起“一种不屑流俗的追求和自信”?“兰为王者香,不与众草伍”就是兰花草风靡天下的理由吗?实在让人难以理解。若不是这次看到说此歌词为胡适所作,真以为是某个无名小卒即兴吟唱的一句歌谣呢!真的可以当得起北大的蔚蔚气象吗?若果如此,恐怕我们对北大真要侧目相看了。
言归正传,还是说说我们的《南湖秋月》吧。当年华师百年校庆的时候,我已毕业,很多同学,也已到外地工作,可是,当我们倾听那如歌如诉的曲调时,一样的如痴如醉,如此的兴奋与热烈。有人说,这是一篇绝佳诗作,有人说,这是一篇身临其境的散文。然而,无论是哪一种,无疑这首《南湖秋月》的词曲确实感人至深。留在我们心中的也是那一片意犹未尽的风景……至今,我们仍会时时的记起,那南湖边的粼粼波光,那桂树下的点点清香,那月夜中的万家灯火。倾听?诉说?梦幻般的呓语……谁说校歌一定就是气势磅礴的那种?这首歌一样反映了我们的学习,我们的生活,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梦幻!即使在数年以后,当我们想起,这一首绝佳韵味的歌曲时,便再也不会忘记,那一片美丽的校园风光,那一段难忘的流金岁月。
转自校友博客 “梦里花开”http://lixiao8941.blog.sohu.com/